「慳住裝修!香港業主必學的預算攻防戰」
「慳住裝修!香港業主必學的預算攻防戰」
Blog Article
香港樓價高,裝修費同樣驚人。不少業主開工前滿心期待,完工後卻發現預算爆煲,甚至要借貸埋尾。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能在有限的裝修資金下,打造出理想家居。
裝修前:做好功課避開隱形消費
睇樓時就要開始規劃室內設計。有位住太子嘅張小姐分享:「我當初貪平買咗間30年舊樓,點知拆完先發現水電要全換,最後超支十幾萬。」專業室內設計師提醒,舊樓裝修至少要預留20%應急資金。
建議找驗樓師做全面檢查,特別留意:
- 水電線路老化情況
- 結構牆位置(拆錯隨時被屋宇署釘牌)
- 窗戶防水性能(香港雨季漏水最頭痛)
設計階段:聰明取捨的藝術
與其盲目追求「豪裝」,不如分清主次。深水埗有個案例,業主將七成預算放在廚廁兩個最常用空間,客廳則用IKEA傢俬搭配特色牆,效果出眾又慳錢。
「三要三不要」原則:
- 要投資在耐用項目(如地板、水電)
- 要保留原有可用的結構(如地磚、門框)
- 要集中打造1-2個視覺焦點
- 不要盲目跟風網紅設計(可能很快過時)
- 不要為「可能用到」的功能買單
- 不要一次過做齊所有工程(留升級空間)
材料選購:香港市場的省錢密碼
旺角裝修街的陳老闆透露:「同樣的瓷磚,寫住『意大利進口』隨時貴三倍,其實好多係東莞貼牌。」建議:
- 瓷磚去長沙灣批發市場
- 油漆選本地品牌(香港天氣專用配方更耐用)
- 五金件可淘寶(但燈具、開關插座建議本地買)
有位元朗業主分享:「我喺深圳買晒全屋燈飾,連運費平過香港一半,但要預時間驗貨同安裝。」
工程管理:避免追加費用的陷阱
最常見超支原因:
- 「師傅話原本個plan做唔到」
- 「突然發現要加做防水」
- 「材料臨時加價」
葵涌有對夫婦分享慘痛經歷:「師傅話牆身太斜要加錢執,後來問朋友先知根本係基本工序!」建議:
- 簽約前確認包含所有隱藏工程
- 每日到場監工(至少拍照記錄進度)
- 保留10%尾數待驗收合格才支付
二手與DIY:精明業主的秘密武器
香港有不少專賣拆樓物資的店鋪,銅鑼灣有間咖啡店就用舊唐樓拆出來的木門做吧枱,慳錢又有特色。簡單工程如油漆、組裝傢俬,自己動手隨時慳過萬。
但專業室內設計師提醒:「水電、煤氣等涉及安全的工程,千萬不要為慳錢亂來。」
後記:裝修是一場心理戰
最後記住,冇人會睇你屋企嘅報價單,但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你家的舒適度。與其追求表面豪華,不如將錢花在真正提升生活品質的地方。下次裝修前,不妨先問自己:「呢樣嘢三年後我仲會唔會鍾意?」 Report this page